为什么说镜头防抖比机身防抖好用?

已邀请:

评论员甲

赞同来自: 张振武

对于摄影新手来说,“手抖”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。无论你有多么强大的摄影理论基础,真刀真枪实战的时候手抖一下,就什么都完了。所以,在炼成板砖悬挂稳如泰山的臂力之前,我们只能求助于器材,做一名光荣的器材党了。
大体上,当前民用相机的防抖措施可以分为机身防抖和镜头防抖两种,两者孰优孰劣的争执由来已久。目前主流单反相机市场中,佳能与尼康采用的是镜头防抖,剩下的索尼宾得奥林巴斯等大都是采用的机身防抖。有的人说佳能尼康坑爹的地方就在这里:机身卖得贵也就算了,镜头加上一个防抖功能也卖得死贵。相比之下,索尼等厂商选用了机身防抖,剩下就算装上一支“狗头”,也都是防抖镜头。那么,究竟谁的效果比较好呢?

164f5bbd91055e3d_thumb.jpg


防抖技术的争论由来已久,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坑大家的money,尼康曾经进行过很多科普活动。我们在尼康欧洲官方网站上找到了一篇不错的文章,它详细告诉了我们为什么镜头防抖就是要比机身防抖要好。
在讨论哪个技术更好之前,我们先来看一下两种技术各自的实现原理:

63dd7579243c8140_thumb.jpg


镜头防抖,指的是通过镜头中安装的陀螺传感器/电子检测装置(前者为佳能技术,后者为尼康技术),实时监测检测人手产生的全方位振动。然后经过镜头内部的芯片处理之后,镜片反向移动来对抖动进行补偿。佳能的IS和尼康的VR即采用的此技术。
而相对的,机身防抖则通过感光元件(CCD或者CMOS)反向移动来补偿抖动。这种技术令相机在使用任何镜头时都可以获得防抖效果,可谓是一劳永逸:

5b7886457377317a_thumb.gif



e9530ea9157abf2f_thumb.gif


这两个技术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降低1-4档左右的快门,依然能实现防抖效果。那么,两种防抖技术实际用起来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镜头防抖优点是在取景时就能直接看到防抖的最终表现,也就是说一旦半摁下快门按钮,原先在取景目镜中东歪西倒的影像立即就会被“定”住,所见即所得。
而机身防抖的防抖效果则相对不如镜头防抖,就算开启了机身防抖,在按下快门一瞬间之前的那段取景对焦时间里,取景器中看到的依然是摇曳不已的影像。并且防抖功能开启后,由于先天限制,机身防抖需要整个感光元件及其他组成部分共同协作参与,并不能像镜头防抖一样只需要略微偏移一下薄薄的镜头就可以了,所以反应上也更为迟钝一些。
直接用数据说话的话,就是机身防抖系统为了抵消抖动的影响,影像传感器需要移动的距离与抖动量相当(即影像因抖动移动了0.05mm,影像传感器也要移动0.05mm);然而,镜头防抖系统完成同样的任务,镜片的移动量却要小得多,只相当于在影像光路中对投射角度做了一个小小的修正。

aa89da4fe0cd8e05_thumb.jpg


这就是尼康VR镜头里面的防抖动单元,结构还挺复杂的
所以目前如果不考虑性价比的话,当然首选是镜头防抖,但若是家用为主,对于成像要求不是非常的高的话,机身防抖的价格便宜量又足也是可以考虑一下的。
有你给我长了知识!谢谢
谢谢 有时间多多益善

Rayn-瑞恩 - 摄影

长见识了。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