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某时某地】投稿--深山里的基督教堂

时间:2014年3月9日
地点:贵州紫云县轿顶山基督教堂

第一眼见到这座苗寨,并没有很强烈的震撼。远远望去,只见泥砖房和水泥房并存,零零散散地伫立着,墙上带着不经意的裂痕,仿佛在诉说陈年故事。
这座基督教堂,就矗立在寨子里最显眼的地方。走进大门,只见五六十位苗族信徒,坐在一排排长条凳子上,静静地祈祷或轻声诵经,神情庄严肃穆。

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《山地民族》一书中说:“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,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。”苗族作家南往耶也写道:“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,但他们一直没有对生命和祖先的放弃,自五千年前开始,爬山涉水,经历千难万苦,从中原迁徙到云贵高原以及世界各地,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,用血泪养育古歌和神话。他们没有怨恨,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,把梯田依山而建,他们始终虔诚地信仰万物,崇拜自然,祀奉祖先……”

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,是我国苗族集中分布区域之一,这里接近云贵高原的边缘地带,在这片大地上,乌蒙山系和苗岭山系的余脉曲折起伏,蜿蜒交错,崎岖而险峻。但就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恶劣、交通极其不便的山区,勤劳的苗族人民精心构筑了自己的家园,形成一座座世外桃源般令人惊奇的苗寨……



深藏于轿顶山深处的苗寨

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地方



2014年春天,一支由媒体记者和摄影师组成的采访队伍,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。他们的目的地,是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方向的白石岩乡附近的一个苗寨。这个苗寨名不见经传,是一个在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地方,就连当地人都只知道那里叫做“轿顶山”,其偏僻程度令人吃惊——苗寨里的部分人说不清楚自己立足的具体位置,究竟属于贵州的哪个县哪个镇……

从县城驾车出发,很快就进入曲折狭窄的山路。车窗外,阳光、梯田、延绵的山体和热情开放的油菜花,构成了一幅纯净的乡村美景,然而车上的人们,心情却不那么美好——这些坡度、弯道多得不可思议的山路,让车和人都非常不适应。在一个大约有60多度的陡坡及急转弯处,所有人只能下车步行,司机小心翼翼地行驶,才能翻过山坳……

道路一弯又一弯地转,忍受了快两个小时后,终于到达目的地,公路也已经差不多到头了。山路上,开始出现身着苗族盛装的人们,他们三五成群地走向前方。一问方知,前方不远处就是轿顶山教会了,他们正是前去做礼拜的。一位老人指着远山中间一个被油菜花包围的苗寨,说那就是他的家。老人面对这群外来者长枪短炮的“侵略”,始终嘴角带着笑容,眼角带着慈爱,十分宽容,而且很健谈,就这样一路聊到了寨子里。

轿顶山是当地人口中的称呼,它延绵在紫云县以及周边的几个县境内,但在地图上,并没有这座山的准确名字和位置。不过到了紫云县,问起轿顶山基督教会,苗族同胞大多都能准确地指着一个方向告诉你:“就在那边,沿着这条山路一直走……”

第一眼见到这座苗寨,并没有很强烈的震撼,没有西江千户苗寨那样相连成片的磅礴大气。远远望去,只见泥砖房和水泥房并存,零零散散地伫立着,墙上带着不经意的裂痕,仿佛在诉说陈年故事——这种不规则的状态,反倒有一种更为原生态的淳朴味道。

路过寨子中最大的一座房子,发现一群人在里面忙碌。正对着门口的灶膛上,架着一口大锅,冒着腾腾热气,有人往灶里添加木柴,有人淘米,有人清洗腊肉,有人切菜……

走进房子,抬头一看,但见房顶为木制结构,上面覆盖着类似油毡纸的东西,一缕缕阳光从缝隙中穿透下来。地上放着竹编的背篓和簸箕,墙边摆着年代久远的木制家具,轻轻一碰,就会“嘎嘎吱吱”地响,好似发出古老的音符……

虽然条件简陋,但这些苗家妇女的脸上还是挂满了笑容,原来这是在为教友们准备午餐。看到远道而来的采访队伍,她们热情地邀请客人一起吃饭,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、真诚和好客,把采访者一路颠簸的疲乏一扫而空。



老教堂的最后一个礼拜日

沉浸在《圣经》里的时光



一顿简单而又丰盛的午餐,给人带来难以忘怀的回味。餐桌上,热情的教友与客人很快熟悉了起来,便邀请客人参加这场特别的礼拜活动——因为这里很快就要翻修重建,这将是这座老教堂的最后一次礼拜日了。

这座基督教堂,就矗立在寨子里最显眼的地方,其外部用砖瓦砌成,内部为木制结构。走进大门,一眼就看到墙上挂着的像框,里面镶着红十字,还有用红纸黑字写着“以马内利”(基督教认为这是耶稣的另外一个名字)。五六十位身着盛装的苗族信徒,坐在一排排长条凳子上,静静地祈祷或轻声诵经,神情庄严肃穆。一些妇女还带着孩子,这些孩子可能早已熟悉了这样的环境,不哭也不闹,睁得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。

一位满脸幸福的年轻女子走上讲台,在手风琴和电子琴的伴奏下,她指挥并带领大家唱起了赞美诗。信徒们跟着她的手势,和着节拍一起唱歌,脸上都洋溢着圣洁、祥和的光彩。接着,一位中年女子走上讲坛,她神情忧伤,边唱边忏悔,讲坛下所有的人无不为之动容,和她一起唱着,一起落泪。

在好几位信徒祈祷和忏悔之后,身着民族服装的牧师面容神圣地走上了讲坛。他往上推了推眼镜,开始带着大家唱诵《圣经》,每诵完一段,他都会停下来给大家讲解,仔细解释每一句话背后的深刻意义。

中间休息时,有几个孩子在外面紧紧围着两位手风琴演奏者,神情认真地听他们唱诵赞美诗。这种音乐的启蒙教育,对孩子们在音乐和精神上的影响不容小觑。还有一群孩子围在牧师身边,牧师好像父亲带着自己的女儿一样亲切自然,眼里满是疼爱,画面温馨动人。

一位耄耋老人靠着窗口下的石墙,带着眼镜,手里捧着书本,认认真真地唱诵,对信仰的执着和善良的本性,不经意间流淌在了在她脸上纵横的皱纹里。她也成了大家聚焦的对象……

这一天,是这座老教堂重修前的最后一个礼拜日,信徒们的心里充满了留恋,摄影师们也毫不吝啬相机电池,记录下了一幕幕温馨的画面……



百年前深入苗疆的传教士

在夕阳下坚守信仰的牧师



这座教堂里的牧师姓杨,他50多岁,在这里做过多少场礼拜,恐怕连他自己都记不得了。在这个偏远的苗寨,他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,可以说是寨子里“最有学问的人”。每当村民们感到困惑和迷惘,或在生活中发生喜悦或难过的事,都会找到杨牧师,无论是一次感恩的仪式,还是一场虔诚的祈福,他都一丝不苟地帮助村民,引导他们“走上正确的道路。”

采访中,杨牧师说起了关于轿顶山苗寨如何开始信仰基督教的故事。1905年,一位名叫柏格理的英国传教士,只身来到云南和贵州交界地区,在一个叫做“石门坎”的苗族群落里生活了很长时间。他身着苗族服装,学说苗语,住苗家,和苗家人吃同样的饭菜,由于深入走进了苗家人的生活,所以他在苗乡的传教取得了较好的回应。不仅如此,他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知识和文化,还帮助苗家人开办学校、医院、织布厂等,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些苗族村寨的文明进程。据说在他的努力下,石门坎这个曾经最贫困的地方曾一度成为附近苗民地区的“文化中心”。但在1915 年7月,一场可怕的疾病传到了石门坎,柏格理一直守护着病人,不幸也被感染,他坚持把有限的药品留给村民,自己却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了生命。

即使过去了100多年,轿顶山的苗族依然信奉基督教,延续着周日做礼拜的习惯。那些关于“和平、友爱、善良、正义”的思想,深深地扎根在这大山深处的苗族信徒心中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身居偏僻之处的苗家人的生活,也逐步渗入了现代化元素。尽管如此,但他们依然手捧《圣经》,虔诚地唱诵着自己的赞美诗。



1照片_1443.jpg

一位老人指着远山中间一个被油菜花包围的苗寨,说那就是他的家

教堂外观


3照片_1493.jpg

一本圣经静静的聆听着诵读的声音


4照片_1089.jpg

牧师带着大家诵读


5照片_834.jpg

一位满脸幸福的年轻女子走上讲台,在手风琴和电子琴的伴奏下,她指挥并带领大家唱起了赞美诗。信徒们跟着她的手势,和着节拍一起唱歌,脸上都洋溢着圣洁、祥和的光彩


6照片_1088.jpg

一位耄耋老人靠着窗口下的石墙,带着眼镜,手里捧着书本,认认真真地唱诵,对信仰的执着和善良的本性,不经意间流淌在了在她脸上纵横的皱纹里。


7WJF_3997.JPG




8WJF_3995.JPG




9照片_1127.jpg




10照片_1354.jpg

中间休息时,有几个孩子在外面紧紧围着两位手风琴演奏者,神情认真地听他们唱诵赞美诗。


11WJF_3795.jpg

孩子无忧无虑的在教堂边的小泥土房子前玩






已邀请:

窦买办 - 获得了“前任”称号

有几张拍的还是很棒的,建议慎用超广角。
谢谢窦老师鼓励和指导 弟子明白了 尤其鱼眼头 是吧?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