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某时某地】投稿 大明遗风之安顺地戏

时间:2014年3月
地点:贵州安顺

僻处中国西南的贵州,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。但贵州的安顺地区,却祖祖辈辈衍生着一支正宗明朝人的后裔,他们现在仍身着明朝服饰,自诩为“老汉族”。
据史书记载,14世纪中叶,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统中原之后,为了肃清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,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,率领江南30万大军出征云贵高原。战事结束后,为了巩固西南疆土的边防,明朝廷命令这些兵士携家眷在黔中“屯田戍守”,从此开启了这些江南移民六百年在云贵高原的守望历程。这些屯兵亦兵亦民,自己耕田种菜,与从江南家乡迁徙来的家人一起生儿育女,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。随后调北填南而来的人有工匠、平民和犯官等。不管是征南还是填南而来的这些人,我们把他们统称为“屯堡人”,屯堡人带来了各自的文化,经过六百多年来的继承发展和演变,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“屯堡文化”。
有专家称:屯堡文化是安顺独有的备受世人关注的具有世界惟一性的资源。江南人从1381年移民安顺以来,顽固地把600多年前江淮一带的文化保留在另一个空间,无论在语言、服饰还是建筑特色等方面,都是来自江南的文化完整移植,是研究明朝时期语言、服饰、建筑、民俗等的完整载体,这是世界罕有。今日的屯堡“汉文化”称得上是世界奇观。
在该地区有一种源于明代的民俗奇观,就是屯堡地戏,它被完整地传承下来,并且全面、细致地再现了屯堡人的文化传承与人性塑造。地戏也是屯堡文化最突出、最具表征性的,是屯堡人身份识别的一个极重要的文化符号,跳不跳地戏,甚至成为判别某一个村落或聚居点是不是屯堡的依据。
凡是当天有地戏(也叫“跳神”)表演的村子,都会在村口或醒目的地方插上一面红旗,上面绣着大大的“帅”字,表示这个村子今天演出地戏,同时也包含着“纳吉”的意思。地戏演出,由“开财门”、“扫开场”、“跳神”、“扫收场”四部分组成。
脸子是地戏的标志,也是地戏的灵魂。地戏脸子以木头制作,属彩绘木雕艺术品。农民们把戴脸子的角色视为“神”,把历史故事中的英雄看成是成神的英灵。地戏演出的全过程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。首先,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(柜)从神庙里或存放的人家抬出来,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,请出脸子。这是跳神戏开演前必须要进行的仪式,只见那个戏班子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始主持着,他对着那个装有脸壳的贴有封条的木箱,用极其低沉而有力的声腔有板有眼的念诵着祝词:“吉日良辰,天地开张。今日开箱,我寨大昌。风调雨顺,众姓安康。金银满柜,五谷满仓,无灾无难,六畜兴旺。”
然后焚香化纸,行跪叩礼,打开箱子将脸壳一一取出。
每取出一面,就诵念一段词文,皆为对脸壳代表的戏中人物的赞语,人物不同,赞语也不尽相同。然后有的村子还要先举行祭庙、祭桥、祭水井等仪式才开始演出。
地戏面具以战事的“将”为主,大致可分为文将、武将、老将、少将、女将、道人等。面具是用丁木和杨木刻制而成。工匠们更青睐易生易长的白杨。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。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的面具,未经法事前,可以随意放置,可视其为木雕作品;一经点将封号,即为神物。“开光”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,由雕匠主持。先将面具郑重陈列在神龛上,然后杀一只大公鸡,以鸡血点在脸子上,同时念动开光词,赋脸子以生命。地戏每一次演出前,杀公鸡供过脸子后,在领队的带领下,又点鸡血到酒中,地戏班子成员喝过血酒后,方可开演。
地戏演出的开始是“下四将”。“下四将”先由四员大将出场表演。这四员大将正、反角色各二,都是先锋,主将这时一般不出场。他们先是“出马门”,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“亮相”,然后在场中舞蹈,表演“杀四门”,意思是驱赶四方的妖邪,以期一年户户平安、五谷丰登、六畜兴旺。气氛是活跃的,虽是驱鬼,却没有凄厉的感觉。
地戏演出的剧目大都以历史为线索,唱的都是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,这成为安顺地戏最主要的特色。传统的地戏一年跳两次,正月里跳前半个月,是为迎春纳吉;七月里跳前半个月,称作“跳米花神”,是为庆贺五谷丰登。但地戏有几个不演:叛逆不忠的戏不演,哭哭啼啼的感情戏不演。只演岳飞传、隋唐演义等精忠报国的戏,而且不演现代戏。”
从艺术美学等角度看,地戏属于综合艺术,它集文学、美术、音乐、舞蹈等多个不同的艺术门类,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。因此,安顺地戏是研究屯堡文化和中国戏剧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2006年5月20日,安顺地戏被纳入我国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,这充分肯定了地戏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与人文价值。安顺地戏自上世纪80年代多次到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台湾演出,还相继出访法国、西班牙、韩国、日本、新加坡等国。因其独特性和唯一性,学者们认为,安顺地戏是研究戏剧发声学、人类学、宗教学、民俗学、美学、历史学、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,并称其为“中国戏剧活化石”、“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”。
目前,地戏演员队伍正在萎缩,老艺人越来越少,而且地戏的传承,完全是口传心授的原始方式,传授过程中的难免出现偏差,同时屯堡文化与地戏,同样受到“外来文化”的强烈冲击,其生存空间日渐狭小。如果不进行整理、保护和抢救安顺地戏,怕是不出几十年,安顺地戏就此绝响。保护中国戏剧的活化石,刻不容缓!


1.jpg

有一种源于明代的民俗奇观,就是屯堡地戏,它被完整地传承下来,并且全面、细致地再现了屯堡人的文化传承与人性塑造。地戏也是屯堡文化最突出、最具表征性的,是屯堡人身份识别的一个极重要的文化符号,跳不跳地戏,甚至成为判别某一个村落或聚居点是不是屯堡的依据。


2.jpg

地戏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着地气


3.jpg

地戏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着地气


4.jpg

地戏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着地气


5.jpg

60多岁的地戏老演员


6.jpg

重大节日或者庆典上,地戏总是重头戏


7.jpg

地戏如同老人的脸,写满了沧桑与回忆


8WJF_8382.JPG

过去的地戏里,是绝对不能有女演员的


9WJF_8432.JPG

两名地戏演员说着私房话


10WJF_8498.jpg

孩子对地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


12WJF_8651.jpg

重大节日或者庆典上,地戏总是重头戏


8.jpg

地戏文化的接班人






已邀请:

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